浪涌电流测试仪内部工作原理
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 发布于:2024-09-30 16:56:18
由于晶体管3的栅极被连接,并且平衡电阻器4被包括在晶体管3的源极中,所以通过每个晶体管3的电流脉冲大致相同并且重复参考信号的形状。对这些电流脉冲求和导致产生半正弦浪涌电流脉冲,该半正弦浪涌电流脉冲从存储电容器2的正极端子流到负极端子流过对准电阻器4、被测半导体器件5和(电流传感器)6。
浪涌电流脉冲的幅度和形状由测量单元7控制。浪涌电流脉冲结束后,开关10和11根据来自同步电路13的命令闭合。闭合开关10形成放大器的本地反馈电路。如图8所示,在闭合第二开关电路11的同时防止其在浪涌电流的脉冲之间的时间饱和,从而可靠地闭合晶体管3。该测试仪具有模块化设计。每个测试仪单元都会产生幅度高达 3.1 kA 的电流。形成 3.1 kA 电流需要 240 个如上所述的简单电流源。所有 240 个电流源均位于 6 个电源板上,每个电源板 40 个。电源板布局如图5所示。
电源板的布局。
如上所述,该板包含 40 个简单电流源,即 40 个 MOSFET、源电阻器和器,以及当设备与 220V 电网断开时使用的电容器放电元件。每个电源单元包含 6 个这样的板。电源模块的结构布局如图6所示。
首先,模拟控制器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将控制电压的输出电压升高到在每个脉冲之前开始打开晶体管所需的阈值,这意味着必须提前发送同步信号。其次,不可能对调节器的比例积分组件进行操作调整。第三,如果电流反馈信号丢失,电源板上的晶体管出现故障的风险很高。此外,使用数字控制扩展了测试仪的功能,能够生成各种形状的电流脉冲,例如梯形电流脉冲,以估计被测的通态扩展时间。对于外部通信,测试仪配备了 CAN 接口和同步输入来启动测试。
图7:120kA浪涌电流测试仪结构布局
120kA浪涌电流测试仪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测试仪包含39个相同的单元,其中38个形成固定幅度为3100A的电流脉冲。第三十九单元形成幅度在100A至3100A范围内可调的电流脉冲。
测试仪的模块化设计可以轻松增加电流幅度。这种可扩展性仅受到结构刚性以及由于寄生电阻和电感而导致的电源总线上的电压降的限制。该测试仪使用带有 19 英寸电容式触摸屏的 HMI 单元进行控制。该屏幕包括数据输入和输出字段以及电流和电压图表。操作员输入的所有值均通过所有单元共用的 CAN 网络传输至主控制和测量单元。
控制单元配置所有 39 个功率单元/电流源,为被测晶闸管生成打开信号,并为功率单元生成同步脉冲,从而形成电流脉冲。组合电流脉冲流过电流测量单元和被测半导体器件。电流测量单元是一组带有三频放大器的分流器。控制单元测量测试期间设备上的电流和电压降。控制单元的 12 位 AD 转换器允许以 1.5% 以内的精度测量电流和电压,并且用于在电源模块之间分配电流设定点的自定义算法允许在整个范围内实现至少 2% 的设置精度。
为了保证电流调节器稳定工作,测试仪的电源电路必须具有的电感。为了减少整个测试仪中从电源板到主电源总线的所有电源总线的寄生电感,采用了双线设计。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将整个母线系统以及钳位装置的寄生电感降至 1-2 μH 量级。图 8 显示了 65 kA 电流脉冲下电源总线上电压降的波形图。除了保证控制器的稳定性外,双线拓扑还确保电源电流流动对测量场产生的干扰。
电源总线电压降为 65 kA。蓝线——电流,黄线——母线电压,粉色——同步脉冲
半导体结构破坏时被测器件的电压降。
当电流流过双线电源母线时,母线之间的磁力线相加,导致母线相互排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沿其整个长度每隔 20 厘米安装特殊的金属扎带,如图 10 所示。母线以固定间隔固定在电源柜的外壳上,以确保其刚度,如图 11 所示。
图 10:电源总线的设计。
将电源总线固定到测试仪外壳上
浪涌电流测试仪由3个电源柜组成。每个机柜包含 13 个连接到垂直电源总线的电源单元。该连接如图 12 所示。
单元和总线之间的电源连接。
浪涌电流测试仪的钳位系统。
下一篇:使用差分来测试开关模式电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tgdrjb.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深度剖析:利用 MG24 开发板开展天线分集测试2025/7/5 16:14:30
- 深入解析:半导体掺杂浓度及图形测量的有效途径2025/7/4 16:29:13
- 探秘闩锁效应:形成原理及测试流程全揭秘2025/7/4 16:22:26
- 探秘高频测量:分流电阻串联电感补偿的原理与实践2025/7/2 16:42:03
- 芯片制造薄膜测量方法全解析2025/7/2 15: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