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 2025

一种适用于高速接口电路的新型均衡电路

出处:电子爱好者博客 发布于:2013-07-21 12:47:40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高速均衡电路.在传统源极负反馈均衡滤波结构的基础上改进电路结构,使用有源电感及对称负载结构改善了电路性能,避免了使用片上电感,优化了电路结构,节省了芯片面积,同时缓解了传统均衡电路的速度瓶颈.经仿真验证,该均衡器电路高频补偿增益达到17.2dB,高低频增益比达到5.24,信号速率达到5Gb/s时能完整接收信号,实现均衡效果.该电路结构简单,适用于各种高速信号接口电路.该电路采用0.13μmCMOS工艺实现。

  1 引言

  传输线与印制PCB背板损耗已成为限制高速信号传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趋肤效应和介电损耗对信号高频分量的影响尤其严重.同时,信号的高频衰减会引起强烈的码间干扰(ISI),对后级时钟数据的恢复增加了难度,导致更高的误码率.为了改善信号传输效果,降低整个信号传输系统的误码率,通常要对信号高频成分进行补偿,其中典型的方法有预加重和均衡器技术.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均衡滤波电路结构,在传统源级负反馈均衡器的基础上运用有源电感和对称负载技术,优化电路均衡效果。

  2 均衡技术

  从频域角度看,或者传输线有低通特性,信号经过传输线时,高频分量幅度衰减,衰减和损耗的程度与频率成正比.这样信号就有可能丢失,出现严重的码间干扰,使得系统误码率增大.因此,为了降低整个系统的误码率,需要采用均衡技术对信号进行高频补偿.对采用均衡技术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前级均衡与后级均衡.前级均衡技术代表有预加重技术,人为地加重(提升)发射机输入调制信号的高频分量;后级均衡是在输入端对信号进行滤波,对高低频信号有选择的以不同增益放大,以抵消在传输线上衰减的部分,其各自幅频特性如图1所示.预加重技术通常通过输出信号相位移动后叠加产生效果,从图1(a)中可以看出,接收端信号实际是整体衰减的;在接收端设置均衡器是对衰减后的信号进行放大,使后级接收到的信号趋近于未衰减,图1(b)所示.本文接收器电路中采用的均衡器为后级均衡。

  3 传统源极负反馈均衡器

  传统均衡器结构如图2(a)所示,其中M5,M6为MOS电容,M7管工作在深线性区与RM并联,作为一个,当控制电压不同时,可调节该管阻抗,以调节不同的均衡度.半边等效电路(图2(b))分析,该电路传输函数为:

  从公式可以看出,该传输函数中含有两个极点一个零点,其中主级点和零点分别为位于- (2+2gmRM)/2C1RM和-2/C1RM .零点在极点之前,通过调节RM阻值与MOS电容大小,可调节该零点与其他极点相对位置,通过零点的作用对高频信号进行补偿,使电路幅频特性曲线在平带后跟随一段增益放大区域.对于这种结构来说,电阻RM为低频通路,而电容C1为高频通路,采用这一结构无需增加高低频通路求和电路,实现简单且不会带来高低频通路不匹配的影响.然而,传统均衡器由于只使用一个补偿零点产生均衡效果,均衡效果有限.同时,使用电阻负载在工艺实现中会带来更大误差,这对电路性能及均衡效果有很多不利因素。

  4 改进型源极负反馈均衡器

  为了改进传统源极负反馈均衡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一般采用片上电感的方式,通过增加零点个数提高均衡效果和系统带宽.但片上电感成本较高,同时占用较大的芯片面积,不便于集成.为了同时获得更好的噪声抑制特性和更高的带宽,本电路同时运用了对称负载和有源电感结构,得到基于源极负反馈的新型均衡器结构,如图3(a)所示。

  4.1 对称负载对称负载的概念早由Maneatis提出,结构如图3(b)所示,其中M2为连接的PMOS,M1栅极电压有Ctrl端控制,M1,M2尺寸大小相同.当Ctrl端电压一定时,设置该负载网络的输出端电压V2为一定值,在该电压下,M1正好进入饱和区,而此时M2还未开启,此时为该负载阻值状态.当V2增大时M1进入线性区,阻抗减小,当V2减小时,M2逐渐开启,整个负载阻抗减小.该负载结构相对于固定点成轴对称,在实际应用时,设置该电压为差分信号共模电平,这对全差分电路的抗噪性能会有显着的提高。

  4.2 有源电感

  有源电感的结构及小信号等效模型如图3(c)(d)所示,其中N1始终工作在深线性区,可视为一Rr .P1工作在饱和区,由小信号等效模型推导得出,该负载结构传输特性为:

  从公式可以看出,该结构传输函数中含有一个零点,通过调节Rr即N1的宽长比,可调节在高频频域获得增益峰值,调节该峰值大小从而达到优化均衡器均衡效果的目的.观察图3(a)左半边电路,M9,M11为作为对称负载的两管,宽长比设计为相等,在版图设计中也设置为完全相同.M7作为有源电感中处于深线性区的负载管.由于M7控制M9管的栅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流过M7的电流很小,使M7始终工作在深线性区.根据有源电感的传输函数,调节Rr的阻值和跨导Gm的大小可调节引入的零极点相对位置,在电路设计过程中,折中考虑速度,带宽和均衡效果等因素,设置M7的宽长比约为M9和M11的1/10.采用这种有源电感的结构避免了使用片上电感,对芯片成本的降低起到关键性作用.对于公式(1),改进型源极负反馈均衡器的传输函数为:

  即将式(1)中负载引入的极点修改为有源电感负载网络,其中Rr代表有源电感等效电阻,Cgs为式(2)中M2栅极电容,g*m为M2跨导.引入系统传输函数的零点为-1/RrCgs ,调节该零点位置,补偿和优化电路均衡效果。

  5 仿真验证及版图电路使用两级均衡器提高均衡效果,后级采用交叉耦合差分接收器提高整个系统增益.如图4所示,两级级联后均衡器高频补偿增益达到17.2dB。

  全芯片电路结构如图5所示.电路使用两级均衡器提高均衡效果,输入信号为高速差分信号,经传输线模型衰减后进入均衡器,后级输入限幅比较器将差分信号转换为单端信号.仿真采用Hspice,信号速率5Gbit/s,共模电平1.25V,差分信号摆幅600mV,上升下降延时各50ps。

  信号经传输线模型衰减后进入接收器,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图6(a)为经传输线衰减后信号,(b)为经过两级均衡器后输出信号,(c)为均衡器输出经限幅后输出信号.从波形可以看出该电路在信号频率达到5Gbit/s时仍能很好还原数据波形,并观察到明显的均衡效果.其他仿真数据见表1。

  该电路使用0.13μm CMOS工艺实现,芯片面积约为0.26mm2,电路包括两级级联的均衡器,交叉耦合接比较器作为限幅放大器及后级驱动电路,后仿芯片功耗为34.7mW,芯片版图概貌如图7所示。

  6 结束语

  文中使用0.13μm CMOS实现了一款可以补偿高频信号传输线损耗的新型均衡器结构.仿真结果验证得到,该电路可以接收速率高达5Gbit/s数据信号,并对传输线损耗造成的高频衰减提供了有效的补偿.在设计中,使用了对称负载和有源电感等技术,避免了使用片上电感.对电路的噪声抑制和均衡效果起到了明显的促进.电路仿真使用Hspice,功耗仿真结果满足设计需求。

关键词:一种适用于高速接口电路的新型均衡电路高速接口电路新型均衡电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tgdrjb.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0元器件新型骗局曝光!
广告
OEM清单文件: OEM清单文件
*公司名:
*联系人:
*手机号码:
QQ:
有效期:

扫码下载APP,
 一键连接广大的电子世界。

在线人工客服

买家服务:
卖家服务:
技术客服:

0571-85317607

网站技术支持

13606545031

客服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官方微信号,
第一时间获取资讯。

建议反馈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按住滑块,拖拽到最右边
>>
感谢您向阿库提出的宝贵意见,您的参与是维库提升服务的动力!意见一经采纳,将有感恩红包奉上哦!